前段时间被一篇【一半中国人都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】的文章所震撼,马上中国过春节今天来给大家科普下关于幽门螺旋杆菌。
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?
幽门螺旋杆菌是生长在胃粘膜里的细菌,长时间的生长会破坏胃黏膜,导致炎症的发生。之所以叫幽门螺旋杆菌是因为这个是从胃的出口幽门产生的。细菌的尾部像胡须一样的鞭毛回旋着移动,体型成杆状,因此得名幽门螺旋杆菌。
幽门螺旋杆菌的传播途径
人是幽门螺旋杆菌的唯一传染源,主要传播途径是口-口传播及粪-口传播,经口喂食、亲吻、打喷嚏等,所以幽门螺杆菌感染常呈现家庭性聚集。因此,预防幽门螺旋杆菌的方式,就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比如:减少在外就餐的次数;饭前便后洗手;不要口嚼食物喂食幼儿;家里有人感染的,不要交叉使用碗筷和杯子;集体用餐时最好使用公筷或者分餐;餐具要勤消毒,一般来说,微波炉加热、75%酒精均可有效杀灭幽门螺旋杆菌。
感染后可能出现哪些症状?
大部分感染者是无症状的,只有在体检时做相关检查才能发现。少部分感染者会有以下症状。
●主要症状是反酸、烧心以及胃痛、口臭。
●会引起慢性胃炎,主要临床表现有:上腹部不适、隐痛,有时发生嗳气、反酸、恶心、呕吐,病程缓慢,但是容易反复发作。
●可能引起胃黏膜损害,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,患者多出现反酸、嗳气、饱胀感等。
如何检测幽门螺杆菌?
看到这里可能有人害怕了,多数没有症状,有症状时可能病情就比较严重了。也就是说,早发现很重要。那么怎样知道自己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呢?
目前幽门螺杆菌的检查主要分有创和无创两种。
有创检查需要通过胃镜获得胃黏膜标本,胃镜除了可以看到胃部的情况,还可以“顺手”取一些组织做活检,在做活检时可以对幽门螺杆菌进行检测。如幽门螺杆菌呈阳性,还可加做一个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,对后续的药物治疗有帮助。
无创检查目前主要有血清Hp抗体检测,13C、14C尿素呼气实验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三种方法。
其中血清抗体检验由于无法区分是既往感染还是正在感染,一般用于人群感染率的流行病学调查。粪便Hp抗原检测的普及度还不是很高。
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一定会得胃癌吗?
大家最关心的无非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真的会引起早期胃癌吗?事实上,这并非危言耸听。
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的国家和地区,胃癌发病率也增高,我国和日本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的国家,所以胃癌发病率也都很高,日本为了降低胃癌的发病率,建议幽门螺杆菌阳性者,无论有无特殊症状,最好都及时根除。
第一,幽门螺杆菌之所以会诱发胃癌,是因为能促进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和亚硝胺而致癌。
第二,幽门螺杆菌会导致胃黏膜持续的慢性炎症,从而导致DNA损伤,诱发基因突变致癌。
第三,幽门螺杆菌会释放一些代谢产物,包括酶和毒素,能够致癌。
所以,我们建议,对于有胃癌家族史,长期进食腌制食物,烟熏食物,有消化不良表现的人群,一定要及时检查幽门螺杆菌。
如果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,最好及时完善胃镜检查。
因为幽门螺杆菌不仅会导致胃癌,还会导致胃炎,消化性溃疡,胃黏膜相关淋巴瘤四种胃病,每一种疾病的治疗方式也都不同,比如胃癌,除了要根除幽门螺杆菌之外,往往还需要手术治疗。而只有胃镜检查,才能更加明确胃病类型。
但很多人对胃镜十分抗拒,原因是害怕痛苦。因此也耽误了早期发现及治疗的最佳时期。
而在日本,由于胃镜是采用鼻腔式进入的,内窥镜直径仅有6毫米,而且内窥镜的软管十分柔软,并不会像国内的胃镜造成那么大的痛苦。
所以,日本的无痛胃镜只需让客人吞服少量的麻醉剂就能进行,客人是在清醒的状态下来进行检查的,避免了全身麻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。很多客人因为恐惧,很多年没有去做胃部检查,胃镜检查在日本的公司里是每年规定的必须检查项目,在做胃镜时要跟医生提前说明希望幽门螺旋杆菌检测,如果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,早期除菌,可以及时完全治愈。
由于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,特别是春节期间,亲朋好友聚餐频繁,比平时感染的机率更大, 希望大家都能引起足够的重视。很多客人做之前都很担心,说上次做胃镜时如何难受,而在实际做的过程中,在医生和护士的引导下胃镜都很顺利的进行完成。还有医护人员的服务也十分贴心,时不时会询问客人是否有所不适,并且还会帮客人调整姿势,尽可能地让客人舒适。所以不用特别担心。 想了解更多日本精密体检请咨询安诺健康。